在建筑施工過程中,混凝土作為基礎建筑材料,使用量最大。同時,混凝土的好壞,直接決定了的工程質量好壞。所以,對于混凝土的生產、運輸,以及澆筑過程,質量要嚴格把控。
而事實上,混凝土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,確實會遇到一些問題,可能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,例如混凝土離析。離析是混凝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,它不僅改變了混凝土的泵送性能,也可能導致混凝土的功能性變差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,關于混泥土離析的原因,以及如何預防混凝土離析。
一、混凝土離析的原因
什么是混凝土離析?
混凝土離析,主要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組成材料之間的粘聚力不足,粗骨料下沉的一種現象。一般情況下,如果混凝土中分泌出了大量的水,基本上能夠確定,混凝土已經發生了離析。
離析之后的混凝土,各種組成材料呈現出了明顯的分層現象,骨料在最下面,水在最上層。如果這個時候攪動混凝土,你會發現,它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粘性。所以,離析之后的混凝土主要表現為:分離和分層、抓底、和易性差等。而這些都能導致混凝土的性能發生改變,最終影響工程質量。
1、水泥質量差導致離析
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成分,水泥質量的好壞,直接決定了混凝土的性能。同時,離析也跟水泥有很大的關系。所以,水泥性能的改變,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。
水泥細度是衡量水泥性能最重要的參數之一,它表示的是水泥的粗細程度。越細的水泥跟水結合之后的面積更大,活性越強。如果水泥細度減小,混凝土材料會出現嚴重的離析問題。所以,水泥的性能越高,混凝土就越容易發生離析問題。
除此之外,水泥中含堿量的高低,也決定了水泥的性能。含堿量如果忽高忽低,就很容易導致混凝土發生離析問題。同時,剛打進水泥筒倉的水泥,也會因為溫度過高的問題,導致混凝土發生離析。總之,混凝土發生離析之后,第一想到的就是檢測水泥的質量是否發生改變。
2、骨料導致離析
粗骨料和細骨料的相互配合,才能使混凝土內部的間隙更小,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,也能防止混凝土離析問題。其次,砂石料中的含泥量過高,也會使混凝土的機能變差,最終也會導致混凝土離析。
同時,如果砂石料中的含水量較高,會導致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,砂石中的水分難以有效地被擠壓出來,反而在砂石料中形成較大的氣泡,不利于混凝土的穩定性。而且,如果在運輸過程中,多余的水分分泌出來,這就直接導致了混凝土離析。
3、外加劑的原因導致離析
外加劑的種類很多,同時,它們也有不同的作用。例如減水劑,就是為了減少混凝土中水的用量,這樣既能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能,也能夠很好的預防離析。因為混凝土中的水含量減少了,混凝土離析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。
但是,如果外加劑種類使用不當,或者用量不正確,也會導致混凝土發生離析問題。所以,外加劑是一把雙刃劍,有利也有弊。如何使用外加劑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,不要隨意的增加或者減少外加劑的使用量。
4、設備原因導致離析
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,各種材料的用量都是嚴格按照配比來的,由攪拌站的稱量系統精確計量。但是,稱量系統發生故障的概率還是很大的。如果,在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,某種原材料的用量多了或者少了,直接就會改變混凝土性能。參照上面三個混凝土離析的原因,設備故障,極有可能導致混凝土離析。
二、混凝土離析的危害有哪些?
1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下降
混凝土泵送性能,最直觀的表現,就是混凝土的流動性。混凝土離析之后,流動性會直線下降。這就會導致混凝土在泵送過程中,極易發生堵泵問題。大部分堵管問題,都是因為混凝土離析而導致的。
2、混凝土質量下降
離析之后,混凝土分層,在澆筑過程中,底部的砂石料增多,而表面則是水泥漿居多。硬化之后,混凝土表現容易起灰、起塵,直接導致工程質量不合格。同時,離析之后的混凝土,骨料間隙過大,會導致混凝土產生氣泡,造成蜂窩現象。或者是,混凝土硬化之后的強度不夠,很容易產生開裂問題的產生。
三、預防混凝土離析
首先,當然還是嚴格把控生產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,特別是在換了水泥廠家之后,或者新進的水泥,需要留樣檢測水泥的性能。而對于骨料,含水率和含泥量也要嚴格把關。
在生產過程中,需要嚴格按照配合比來生產混凝土,操作員不能隨意改變混凝土中某種原材料的用量。在運輸過程中,任何人都不能隨意的往混凝土中添加水或者其它的添加劑,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的一致性。
混凝土離析是一個很難把控的問題,實際情況,還需要實際對待。日常生產過程中,應該嚴格按照生產流程辦事。從各個方面分析問題存在的可能性,逐個擊破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